会议专题

社区营造参与者社会网络形成机制解释--基于ERGM模型和三个案例的比较研究

  在社区营造实践中,参与者关系错综复杂,但"关系"作为社会生活的本质,其相关研究尚严重匮乏。研究以上海Y小区玫瑰园及两代"娃娃农园"等三个社区营造实践为例,运用社会网络理论和复杂网络模型方法,基于联系关系数据建立社区营造参与者社会网络,并从内生结构和外生属性两个方面构建指数随机图模型(ERGM),对其形成机制进行解释。文章基于关系视角,解释了参与者之间如何产生结构性的社会关系、关系建立后又如何影响参与者的行动并为其他参与成员提供机会。结论表明,内生性因素(网络结构效应)和外生性因素(参与者禀赋属性)共同作用于参与者网络的形成过程,其中外生性因素作用更为显著;在营造活动中,管理组织越严密,网络自组织的效应越小;管理组织越松散,网络自组织的效应则越大。

社区营造 参与者 社会网络 形成机制 ERGM模型

彭姗妮

上海市长宁区城市更新和低碳项目管理中心

国内会议

202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成都

中文

1-14

2021-09-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