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生态安全目标下的深圳市土地利用优化配置

  [目的]探索城市土地利用需求与生态安全空间保护之间的协调发展路径,保障生物资源和区域生存环境的生态安全,优化土地利用空间格局。[方法]基于最小累计阻力模型,从生物多样性保护、水资源安全和地质灾害规避等三个方面进行生态重要性评价,并利用土地利用覆被类型建立阻力面来识别深圳市不同安全水平下的生态安全格局用地;在定量分析深圳市土地利用空间分布与驱动因子之间影响关系的基础上,借助CLUE-S模型对2025年深圳市不同情景下的土地利用空间格局进行优化配置。[结论]生态安全情景方案下的土地利用在数量结构和空间分布上都要优于自然发展情景方案,该情景下园地、草地、建设用地、水域的空间格局相对比较稳定,而耕地、林地和其他用地面积变化幅度较大。耕地面积减少部分大多分布在宝安区,林地面积增加部分主要集中在深圳水库周边和三洲田水库西侧附近,其他用地大多被周围其他土地利用类型所同化。生态安全情境下的土地利用布局有利于促进深圳市生态安全保护与快速城市化发展之间的协调统一,建设生态文明城市。

土地利用优化 生态安全 最小累计阻力模型 CLUE-S模型 深圳市

谭华清 周希胜

江苏省规划设计集团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国内会议

202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成都

中文

1-9

2021-09-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