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小城镇通风廊道研究--以洛阳市新安县为例

  城市通风廊道在缓解热岛效应、营造健康舒适的人居环境方面具有显著的作用,是城乡规划领域的重要议题,全球范围内很多大城市先后开展了对通风廊道的规划研究和实践。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推进,雾霾、热岛效应不再是大城市的专属,小城镇的气候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碳中和"等绿色健康发展的理念背景下,小城镇的通风廊道规划也应引起重视。小城镇面临着气象基础数据不足、生态空间不连贯、街道空间狭窄、现状功能组团布局不尽合理等问题,在通风廊道规划的具体方法和标准方面与大城市应有所不同。本研究以洛阳市新安县为例,借鉴大城市通风廊道规划的流程框架,梳理出在风廊"识别、构建、管控"三个环节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策略,因地制宜地提出适合于小城镇的通风廊道规划方案。在廊道识别方面,运用GIS手段,选取通风要素进行叠加分析,识别通风潜力较大区域;在廊道构建方面,采取顺应城市主导风向与利用生态冷源相结合的方法,分级、分类构建风道;在廊道管控方面,结合城市现状建设情况和相关规划,划定不同风廊的红线区和协调区范围,提出分区管控策略和指标,编制管理图则,并对通风廊道的实施提出建议。

通风廊道 GIS空间分析 识别 构建 管控

拜盖宇 郭亚飞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国内会议

202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成都

中文

1-13

2021-09-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