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中国大学校园空间特征及其对社会空间公平性的影响

  校园与城市之间在学术研究和商业合作上不断变化的关系改变了城市的状况和结构。放眼全球,大学及其所在城市正在演变为"知识型城市"。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学和企业园区不仅在城市的经济,还在文化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与西方国家不同,中国大学生的生活方式继承了"苏联模式"围墙式/封闭式校园模式,使得中国大学校园某种程度可以定义为一个大规模的生活社区。当人们关注城市空间的开放性,着力解决城市人口众多且社会空间及资源存在分布不均问题的同时,但没有对空间类型近似生活社区的大学校园讨论与研究其对城市社会空间问题的影响,这些空间又往往与周边城市空间环境的延续性上存在一定的割裂情况。该研究先通过对社会空间公平性的探讨,总结出了一定的量化标准。并通过案例研究,对比案例学校学生与周边居民至社会资源与空间的可达性,结合海内外学校的空间结构对比,来探讨国内高校在社会空间平等方面的状况,揭示国内城市大学校园的主要空间特征,并讨论其对城市设计的意义。

封闭式校园 社会空间公平 城市形态 城市设计

纪思凯

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国内会议

202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成都

中文

1-13

2021-09-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