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视角下存量空间增值类型识别与优化--以重庆市渝中区为例
全面小康的新常态下,高质量发展和盘活存量成为城市发展的重点,空间增值以经济发展主导下综合效益提升为导向,成为存量时代有别于传统城市更新的新优化目标.而当前,全国大量城市的规划方法和政策机制还停留在增量发展模式,亟待一套有普适性和在地可实施性的优化方法.本文从资源视角出发针对存量空间展开研究,以重庆市渝中区为研究对象,共划分外部刺激、双向平衡、内部激活三种存量空间增值类型.通过构建存量空间识别体系、存量空间增值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共识别渝中区可增值存量空间2.61平方公里,外部激活型片区11个,双向平衡型片区6个,内部激活型片区17个.并对其从空间功能更新路径与开发建设运作模式两方面提出优化路径.以期对其他相似问题区域提供一定经验和借鉴意义.
资源视角 空间增值 类型识别 优化路径 渝中区
赵之齐 李和平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国内会议
成都
中文
1-12
2021-09-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