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狂犬病黏膜暴露后RIG直接滴/涂给药方式的商榷
狂犬病的Ⅲ级暴露(包括黏膜暴露等非咬伤性狂犬病暴露)几乎100%死亡,但可100%预防.100%的可预防基于伤口的彻底清洗、特异性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RIG)的正确应用和按程序进行的疫苗免疫.对于黏膜暴露等非咬伤性狂犬病暴露RIG的应用,我国基本上按照"对于黏膜暴露者,应当将被动免疫制剂滴/涂在黏膜上.如果解剖学结构允许,也可进行局部浸润注射.剩余被动免疫制剂参照前述方法进行肌肉注射."使用规则.本文从狂犬病黏膜暴露的高风险性;狂犬病病毒感染后可迅速进入细胞内而并不滞留于黏膜表面,从而不利于黏膜滴/涂RIG的方式清除污染的病毒;口、鼻、眼等大面积黏膜器官结构的特殊性和药物利用吸收特性;抗体中和病毒的分子及作用机理;以及目前国际上当黏膜等非咬伤性暴露后对RIG的通常使用方式等多方面加以深入探讨求真.以证据阐明了当黏膜暴露后以滴/涂的方式使用RIG可能无效或效果甚微的看法.并由此提出再探讨优化"关于RIG进行黏膜暴露后的直接滴/涂的使用方式"的建议.
狂犬病 黏膜暴露 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滴/涂给药方式
董关木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北京 100050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91-95
2021-12-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