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高层建筑结构计算嵌固部位及其影响研究--第30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特邀报告

  本文对国内外考虑地下室与周边土体对高层建筑结构地震作用影响分析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基于塔楼和地下室结构与周边土体的相互作用机理,建立可以考虑地基基础影响的高层建筑力学模型。根据场地条件确定地下室周边土体弹簧、桩基础竖向弹簧以及相应阻尼的计算参数。对比了地下室嵌固、基础嵌固以及土体-结构相互作用3种模型计算结果的合理性,并考察了地下一层与首层侧向刚度比、非周边约束条件对高层建筑在地震作用下受力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地下室嵌固模型忽略地下室的变形与质量引起的惯性力,在地下一层以下楼层水平剪力减小过快,结果偏于不安全。基础嵌固模型忽略地下室周边土体的作用,得到的地下室地震剪力过大,结果偏于保守:土体-结构相互作用模型通过弹簧和阻尼较为真实模拟基础底部与周边土体的影响,对地震剪力、结构变形和构件内力的计算较为准确,可以达到对上部结构进行嵌固的效果。地下一层与首层侧向刚度比对结构整体性能影响很小,侧向刚度比过大对框架柱受力不一定有利。侧边洞口对结构整体性能影响不大,但塔楼水平剪力可明显减小。通过对地下室楼盖采取加强措施,在塔楼侧边设置洞口是可行的。

高层建筑 地下室 土体-结构相互作用 嵌固部位 计算模型

范重 王晶 刘涛 杨苏 杨开 王义华 曾德民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100044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100044;北京建筑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北京100044 北京建筑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北京100044

国内会议

第30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

广州

中文

26-42

2021-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