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可达性优化的建筑布局构型生成方法研究--以淮安里运河地段城市设计为例
在城市尺度地块中如何进行各类功能建筑的布局,使建筑之间、建筑与环境之间具有相对较好的关联属性,一直是城市设计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但目前对于复合功能的建筑布局方式,缺乏行之有效的对布局方案进行实时评价和优化的工具。空间句法是基于拓扑图解与空间感知分析的空间构形量化方法,能够比较客观地评价空间整体与局部的关系。目前其多应用于建筑空间布局的设计后评估,不直接参与设计,也就不能最大程度发挥其作用。本研究尝试用多智能体建构建筑与建筑之间、建筑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空间关联架构。研究针对地块功能属性要求,提取内部节点类型与数量;针对地块环境要求,设置城市相邻地块出入口节点。用Java程序语言转译空间句法中衡量可达性的"深度值"等理论并建立评价函数形成评价机制,从而建构能在设计过程中实时解析和优化建筑布局方案的算法模型。该模型基于已设定的深度值目标对限定区域的建筑空间布局方案进行迭代优化,最终可以输出深度值较小、可达性较优的建筑布局构型。生成的方案在地块内部节点之间、地块与城市公共环境之间、建筑与建筑之间等均有较好的关联属性。算法模型对每一个方案进行评价,实时输出评价值,使得其在设计初期为复合功能的建筑布局提供设计指导,成为设计深化的依据。
建筑布局 可达性 空间句法 多智能体 生成设计
李景韵 唐芃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国内会议
武汉
中文
238-247
2021-09-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