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理编码的智慧城市感知体系规划研究--以北京市智慧城市规划建设为例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中国社会正致力打造数字经济,通过数字化、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的落地,实现数字孪生智慧城市建设的构想。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推进,传统的以技术为导向的智慧城市建设面临着设备杂乱、条块分割、数据烟囱等问题,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探究通过地理空间编码和感知单元编码技术标准贯通的方式,实现高质量推进北京新型智慧城市感知体系建设的具体路径。真实空间与数字空间的融合是智慧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落脚点,数字空间是对人、物、环境等真实城市要素的数字化呈现,以传感设备为主的感知单元是智慧城市感知神经网络的末梢,城市地理编码作为数字空间与现实空间的媒介,可以实现城市规划和管理等领域的城市空间信息与非空间信息的整合,使各类地理实体能够在全市域范围内得到唯一的空间位置标识。在北京市贯通城市地理编码和智慧城市感知体系建设有利于在全市形成关于空间信息共享的基础性统一技术标准,利用北京城市地理编码工作统筹各类城市感知单元的空间位置信息、数据流转和运行维护全过程,将在推进新型智慧城市感知体系建设方面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地理空间编码 感知单元 空间位置标识 智慧城市
荣毅龙 张晓东 何莲娜 翁亚妮 赵赫 叶雅飞 孙媛 喻文承 孙道胜
北京城垣数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国内会议
线上
中文
236-244
2021-12-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