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斜拱曲梁桥的优化设计和抗震研究

  以一座拱平面外倾10°的中承式拱桥为工程背景,该桥造型新颖,与常规的拱桥相比结构更加复杂且空间效应突出。本文以设计时间为轴线对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并对钢结构斜拱曲梁组合桥的地震响应展开研究。采用数值分析手段,讨论倾角、跨径组合、结构材料和拱肋混凝土灌注高度等多种设计参数对斜拱曲梁桥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El-Centro波、Taft波和一条人工模拟地震波三种典型地震不同方向一致激励下结构体系的地震响应特性及影响机理,结果表明:斜拱肋混凝土灌注高度,特别是受压区的混凝土灌注高度对拱肋横向刚度影响显著;模型考虑桩土效应对计算结果影响不大;拱脚外包超高韧性混凝土层对拱肋刚度影响较小;桥梁结构在横桥向和竖向上存在明显的动力放大现象,主梁的竖向响应均大于横向,而拱肋的横向响应也多大于竖向,这与外倾式拱肋的受力特点是相符的;该结构形式在受纵桥向地震激励时,拱肋地震响应受高阶振型的影响明显;桥梁结构不同部位最不利地震波和最不利输入方向不完全一致,但总体而言,横桥向的地震波对拱肋和主梁的影响最大,且双向和三向地震动作用下结构响应均大于单向地震动作用。

桥梁工程 斜拱曲梁组合桥 抗震计算 优化设计 地震相应

张凯伦 刘爱荣 饶瑞 黄永辉 曹飒飒 叶茂

广州大学风工程与工程振动研究中心,广东,广州510006 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广东,广州510006

国内会议

第30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

广州

中文

384-392

2021-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