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技术的教育建筑遗产保护研究--以东南大学大礼堂为例
近代教育建筑见证了中国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型的历史进程,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迄今仍有相当多数量的教育建筑遗产仍在使用,这些重要历史建筑成为百年老校的象征。本文在历史研究的基础上,引进BIM、VR、MARS等信息化手段对现存教育建筑遗产进行保护研究。本文选取东南大学大礼堂修缮作为典型案例,对其进行数字测绘、三维扫描、三维建模、环境场景建构等处理,获得较为精准的历史建筑信息,利用BIM技术解决历史建筑保护更新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获得相对精准的数据及直观的图片,解决各专业之间相互合作及协调,实现历史建筑全生命周期的BIM信息模型构建,使建筑遗产信息不仅涵盖建筑物本身的历史信息,也会记录更新信息,完整地保存了建筑遗产的过去、现在等状态的信息。本文在典型案例研究的基础上,试图由点及面,建立系统的、直观的、丰富的南京近代教育建筑遗产信息库,以期为教育建筑遗产保护提供直接线索,为历史性校园的更新作为理论指导。
信息技术 近代建筑 教育建筑 遗产保护 BIM
王荷池 黄艳雁 胡占芳
湖北工业大学土木建筑与环境学院 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
国内会议
武汉
中文
518-522
2021-09-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