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动脉椎前段解剖学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椎动脉椎前段的解剖学特点,为与椎动脉优势、椎动脉发育不良等相关疾病的诊治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解剖77具经福尔马林处理的教学用尸体标本,观察椎动脉椎前段的起源、入颈椎横突孔的位置,测量椎前段的长度及起始部位的外径.结果 74侧左椎动脉中,3侧直接起自主动脉弓,余起自左锁骨下动脉;76侧右椎动脉均起自右锁骨下动脉.149侧椎动脉中穿C3横突孔者1例,穿C4者1例,穿C5者8例,其余均穿C6.椎动脉椎前段长度:左侧(40.40±11.16)mm长于右侧(35.84±7.49)mm(P=0.006).椎前段起始外径:左侧(4.19±1.07)mm,右侧(3.92±1.02)mm(P>0.05);椎动脉优势总发生率为87.84%,左侧48.65%,右侧39.19%(P>0.05);椎动脉发育不良发生率:左侧1.32%,右侧7.95%(P=0.009).结论 椎动脉起源部位与入孔位置均存在变异;椎前段起始外径及长度较恒定;椎动脉优势现象普遍存在,右侧椎动脉发育不良较左侧更为常见.
椎动脉 椎动脉优势 椎动脉发育不良
王郁文 廖慧珊 喻晓霈 谢容蔓 谭嘉宝 陈泽涛 胡杏媛 崔婷欣 黎浩忠 伍慧勤 徐达政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广州 510080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解剖学实验室,广州 510080
国内会议
湖南衡阳
中文
64-66,71
2021-07-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