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非对象化之观--以老子与邵雍的"以物观物"为例

  老子与邵雍所说的"以物观物"是修道的途径,此具有反观之内涵。反观,即不以外在之物而以自身为其观的对象,就能所关系而言,可表现为"以能为所"。即使心之向外对象化认识活动返回于自身,此就是"以能为所"的第一层涵义。在反观的过程当中,又存在观者与被观者的能所、主客之分。以能知之心为所知之对象,即以心观心意味着观者与被观者之间不存在任何区分,此就是"彼是莫得其偶"的"以能为所"的第二层涵义。超于"以我观物",能知倒是虚化,可至无心而观、无为而观的"以物观物"的状态,此观即是物我、彼此不分的非对象化之观。

老子 邵雍 以物观物

崔基勋

上饶师范学院,政法学院

国内会议

2018国际儒学论坛暨第十三届国际儒学论坛

北京

中文

166-174

2018-11-0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