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論陽明思想中「德行之知」的開展

  王陽明的學術思想,眾所皆知在於闡揚孟子學,開展「心即理」、「知行合一」與「致良知」。這些論述也與陽明闡述「體認之知」,並將「知識之知」含攝其中有關。王陽明不僅將「德行之知」標舉至形而上本體層次,同時是以「心之良知」為天理人道貫通所在,將「心」的本體義、活動義、實踐義融貫,彰顯人之最可貴且至高無上者在「心」。其強調事上磨練以致良知,實即將「性」含攝於「心」中,「心」居主導位置,「性」只是虛說。這也將「性」之所以具有成長性的活動義予以彰顯,及收攝於「心知」的變化,至此具有認識義與德行義之「心知」可融貫為一,「意」因此成為可引誘「心知」方向的決定性因素,這也即是其四句教中所言之「意」與「格物」。陽明之「心知」是就主體言,所謂無心外之理,無心外之事,並非絕對唯心之論,也非唯我論,而是強化主體性的存在,所謂「事」之存在,是在吾心之活動中呈現,不在吾心之意識呈現的,則非關吾心之意識活動,也無討論空問。換言之,進入到討論空問之事、物,即已進入吾心之意識活動中。這是陽明之創見,將「知」作為一切認知活動與實踐的根源。

王陽明 格物致知 良知 德行之知 認知心

郭梨華

輔仁大學哲學系

国内会议

2018国际儒学论坛暨第十三届国际儒学论坛

北京

中文

303-314

2018-11-0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