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今文经学崛起思潮中的《大学》诠释--以刘古愚的《大学古义》为例
肇始于西汉的今文经学,在经历长期的低迷之后,至晚清再度崛起,成为是时显学。与康有为并称为"南康北刘"的清末大儒刘古愚,以"尊崇古本、宗本阳明、中体西用、通经致用"为原则对融内圣外王为一体的《大学》展开创造性的诠释,提出"格物必以伦理为本"、"诚意为《大学》之最要"等创发性观点,拓展《大学》的诠释维度,丰富《大学》的意义世界,体现出"脱略考据训诂,阐发微言大义;偏向政治维度,构建王道政治;融贯中西思想,以期通经致用"等今文经学特质,从《大学》诠释的角度为我们龟鉴晚清今文经学的走向和面貌提供一个具体而鲜活的个案。
今文经学 刘古愚 《大学古义》 通经致用
李敬峰
陕西师范大学哲学系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460-469
2018-11-0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