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明挖无柱大跨预应力索-拱联合结构体系模型试验研究
基于地铁明挖车站无柱大跨预应力索拱联合结构的1:8,3跨的较大比例模型实验,通过模型加载试验,对大跨结构的关键部位进行连续测试,探寻了大跨结构的力学及其变形规律,主要包括结构的内力及位移、挠度演变规律.实验表明:在整个结构体系中,中板与侧墙的连接是一个相对较弱的节点,在设计中不仅要考虑下部的连接,也要考虑上部的连接,需加腋增强刚度.底板两端约5倍的底板厚度范围内的土反力很大,底板中间反而很小,土反力传递只能在一定范围内有显著的变化,在中点两侧5倍底板厚度范围内变化几乎很小而且也很均匀,能够承受的最大土反力并不是结构完全破坏时的加载荷载,而是结构开裂荷载对应的土反力,超出开裂荷载,土反力不仅不会增大反而会降低.底板的变形与顶拱的变形一致,均为向下,底板的两端受到直接传力的影响,其下部地基直接压缩,受到底板刚度的影响,地基土压缩影响范围有限,两侧大中间小;对于顶拱来说,两侧小中间大,数值的大小受到加强端头和预应力索的约束而不同.底板与顶拱的挠度相反,但都向内收敛,顶拱的挠度略大于底板的挠度,开裂时的挠度底板与顶拱均接近于0.4%.实验结果完善了设计理论,有利于促进该工法的进一步推广应用,同时也进一步完善规范相应的内容.
无柱大跨 索-拱联合结构 大比例模型实验 变形 内力
康富中 宫剑飞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地基所,北京 100013;建筑安全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13
国内会议
银川
中文
239-244
2018-10-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