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从中美比较视野看《金瓶梅》中的性描写

  二十世纪以来,中美学界对于《金瓶梅》中的性描写显示出迥然不同的态度。中国学界主流观点将作品中的性描写视作多余的部分,而美国学界则倾向于将性描写视为文本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的区别不在于是否为性描写进行辩护,而是涉及到中西两种不同的文艺观念。中国学者立足于"文以载道"的传统,核心为"善",而美国学者则倾向于从艺术效果来看待有关性的叙述,核心为"真"。这种文学理念上的差异直接影响到对《金瓶梅》艺术价值的评判,值得进一步探讨和反思。

《金瓶梅》 性描写 美国汉学界 跨文化视野

黄文虎

华侨大学

国内会议

2018第二届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大连论坛

大连

中文

305-311

2018-09-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