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微小RNA-146a、DNA甲基化转移酶表达及温化蠲痹方干预作用研究

  目的 研究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微小 RNA-146a(miRNA-146a)、DNA 甲基化转移酶(DNA methyltransferases,DNMTs)表达情况,miRNA-146a与DNMTs表达的相关性,及温化蠲痹方干预作用,以探讨该方治疗活动期RA增效机制.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R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中药温化蠲痹方加西药治疗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其中对照组口服甲氨蝶呤片(MTX,每周1次,每次7.5mg),来氟米特片(LEF,每天1次,每次10mg),美洛昔康片(每天1次,每次7.5mg).治疗组在口服上述药物的同时,加用温化蠲痹方(每天1剂,分2次口服),疗程12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包括中医症候疗效分析、健康状况评估(HAQ评分)、疾病活动指数(DAS28)、患者疼痛评估(VAS评分)、晨僵时间等,实验室指标,包括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血小板计数(PLT)、miRNA-146a与DNMTs表达、安全性指标等,运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外周血miRNA-146a与DNMTs表达.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0.0%)优于对照组(80.0%,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ACR20、ACR50达标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DAS28、HAQ评分、VAS评分、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晨僵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 P<0.01);miRNA-146a、DNMTs、ESR、CRP、RF、抗 CCP 抗体、血小板计数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活动期RA患者PBMCs DNMTs 表达水平降低(P<0.01)、miRNA-146a 表达水平升高(P<0.01)、miRNA-146a表达水平与 DNMT1(r=-0.362,P=0.04)、DNMT3a(r=-0.566,P=0.01)、DNMT3b(r=-0.382,P=0.03)呈负相关.治疗组出现肝酶升高、胃肠道反应等方面明显降低(P<0.05).结论 中药温化蠲痹方加西药治疗RA疗效由于单纯西药治疗组,温化蠲痹方是安全有效的治疗RA方剂.活动期RA患者miRNA-146a表达水平升高,DNMTs表达水平降低,miRNA-146a表达水平与DNMTs呈负相关.温化蠲痹方可能通过下调活动期RA患者miRNA-146a表达、上调DNMTs表达而达到治疗RA作用.

温化蠲痹方 类风湿关节炎 miRNA-146a DNA甲基化转移酶

刘喜德 刘敏 叶丽红 杜静 王安琪 贺利群 郑琳琳 黄梦婷

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浙江杭州310003 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杭州310053

国内会议

2018年风湿病学术年会暨首届全国名中医范永升教授学术经验交流会

杭州

中文

3-14

2018-08-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