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中提智障孩子生活化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近年来,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培智学校课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育部在2007年颁布了《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此方案首次提出了"生活"的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从课程设置的角度确立了生活在培智学校课程中的地位.2016年,《培智学校义务教育生活课程标准》的出台,标志着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改革进入到全新阶段.课程标准的总目标提出:"体会知识之间、与其他学科之间和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同时提出:"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课程标准从知识技能、思考、何题解决、情感态度四方面阐述培智课程目标目标的设计以学生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为宗旨.内容的选择是"培智学校学生能够掌握的、必须的、和生活密切相关的、基本的知识和技能".由此可知,培智的学习是为了学生回归社会、参与社会生活打好基础.生活化在培智学校课堂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学生能否学以致用的关键.然而,在实际的培智学校课堂上,"生活化"是一种口号,唱的好,却未落到实处.一方面由于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另一方面由于教师自身的观念和能力问题,培智学校的课堂更多时候是教师一个人在唱"独角戏".这种现象极大地影响了生活化教学的效果.
特殊教育 智障孩子 生活化 有效性
岳婷
九江市特殊教育学校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89-91
2020-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