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思维导图又称脑图或心智图,是近年来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的可视化思维工具,被誉为21世纪全球性思维工具.英国学者托尼·布赞在大学时随着阅读量和知识量的迅速增长,遇到信息吸收、整理及记忆的困难后,开始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他在研究达芬奇、爱因斯坦等人时发现,这些"天才人物"的手稿主要由图像、图形、符号、文字构成.于是,托尼·布赞学习了心理学、神经生理学、信息理论、神经语言学等,并逐渐认识到,如果让人类大脑的各个方面彼此协同工作,则其发挥作用的效益和效率会更高.譬如,只是简单地把词汇和色彩这两种大脑皮层技术合并在一起,就会使记笔记的效果大为改观.1974年,随着托尼·布赞的《启动大脑》一书的出版,"思维导图"的概念首次正式被提出.
思维导图 课堂教学 应用 现状 对策
段元革
莱芜技师学院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692-694
2020-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