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学生德育教育的实效性研究
德育在人的全面发展各项素质中居首要地位,决定着一个人发展的方向和空间。中小学德育教学的实效性,最主要还是体现它的德育功能的实现,只有入情入理、入心入脑的教学,才能充分体现其作为一门德育学科的性质。德育的特点是三者的有机结合:理论与实践、知与信、悟与行,这就要求思想品德学科要更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培养,通过联系社会实际、学生实际、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研究切实有效的教学策略,掌握教学的过程,使学生得到更多的感悟和体会,从而提高实效性。中小学思想品德学科的教学任务对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提高做出了十分明确强调。《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指出:"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时代、面向未来;同时必须紧密联系青少年不同时期的知、情、意、行的特点,引导他们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运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去积极地思考并回答自己所面临的重大问题,认清和履行我们青年一代的崇高责任。
德育 实效性 提升
王晓娟
吉林大学附属小学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851-852
2020-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