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教学法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随着21世纪数字技术和社会文化的发展,电子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运用以及多元文化和语言日益渗透到生活的各个领域,人们彼此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全球已经融为一体,这种发展趋势越来越改变、重塑着人类交流通信的方式。在这种时代环境下,人们接收、理解、传达信息的方式不再单单通过传统书面印刷文字来实现,而是越来越趋向于同声音、图像、文字等模态形式的结合,使得语言与其他符号系统相互依赖的程度逐渐增强。这种新兴的文化现象正严重影响着当前学校的识读教育,使得以语言为中心的传统识读教学不再适应这种多语言、多文化、多模态的社会,而急剧诉求着语言同其他意义模态的结合,要求新时代下新的识读教育。基于此,考虑到使每位学生都能够"设计"自己的未来,1996年在新伦敦小组(New London Group)的共同商讨下,即面对变化迅速的未来我们应该"教什么"和"怎么教"的教育改革问题,多元识读应运而生。多元识读要求学生能够在特定情境下使用多种模态来交流表达信息,能够熟练地操作各种媒介,能够在不断地学习过程中逐渐具备筛选、批判、创造文本的能力。这种新识读被视为多元文化和社会下构成的实践,而不仅仅是一种能力和学习方式,事实上,我们对识读的研究并不关注它本身,而是关注包含其它材料在内的文化和社会实践:诸如价值取向、行动方式、相互作用和对各种技术工具的使用等。因此,当下学校势必要考虑对学生的多元识读教育,变革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一项关键性问题。
多元化 小学语文 作文教学 应用
蔡青梅
聊城市东昌府区郁光小学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088-1090
2020-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