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与斑茅割手密复合体(GXAS07-6-1)杂交后代的染色体遗传分析
本研究的目的是明确甘蔗与斑割(斑茅割手密)复合体杂交后代F1材料的染色体核型构成和遗传行为,为有效利用甘蔗野生种质提供细胞遗传学的理论依据。采用甘蔗根尖细胞酶解去壁低渗法分别对3个不同甘蔗品种(系)与斑割复合体GXAS07-6-1的杂交后代进行染色体数目鉴定和核型分析。结果表明:各亲本和后代材料染色体数目在不同细胞中不恒定,染色体变幅为6~11条。粤糖93-159与GXAS07-6-1的F1材料GXASF108-1-1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94=91 m+3 sm;桂糖01-53与GXAS07-6-1的F1材料GXASF108-2-28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98=88 m+10 sm(1SAT);桂糖02-761与GXAS07-6-1的F1材料GXASF108-3-7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92=87 m+5 sm;3个F1材料的核型均为2B型。推断甘蔗与斑割复合体杂交亲子间的染色体基本按“n+n”方式传递,同时可能存在部分染色体加倍现象,它们的杂种F1核型均为较原始的染色体2B类型。
甘蔗 斑茅割手密复合体 核型分析 染色体传递
黄玉新 罗霆 刘昔辉 周珊 杨翠芳 高轶静 杨翠凤 段维兴 周会 张革民 李杨瑞
广西大学农学院,广西南宁530005;广西甘蔗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广西南宁530007 广西甘蔗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广西南宁530007;广西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农业部广西甘蔗生物技术与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广西南宁530007
国内会议
广西防城港
中文
220-225
2017-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