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当代审美人格塑造与影视艺术教育

  人类文明史从根本上说是一部审美文化发展史。原始时代人类就以符合"实用"和"审美"的"双重原则"打磨顽石、制造劳动工具和装饰品,遵循"功用"和"审美"规律的这一轨迹穿越了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网络时代,在这个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人的"智商"和"情商"在审美文化的熏陶下得到了提升,完成了从蒙昧、野蛮到智慧、文明的成长。人类从"顺从必然的存在"迈向了"诗意的存在"、"自由的存在"。完成了从"重物质"、"重功利"、"重现实"的前现代人格到"重精神"、"重超越""重未来"的现代人格的转变。现代人格是由审美和艺术实践活动塑造的"爱"与"美"的人格,视觉文化(美术)从文艺复兴以来就肩负了现代人格的塑造,即按照"美的规律"改善环境、改善自我、改善世界,按照"爱的原则"塑造人类"友爱"、"和平相处"的人格。兴起于18世纪中叶的西方"工业革命"带来了机械复制、批量生产时代,特别是19世纪末期现代科技催生了电影的诞生,带来了"视觉文化"的"运动性"、"刺激性"、"趣味性"、"娱乐性"、审美的多样性,完成了世界文化的"现代转型",即"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的方向发展,实现了"文化平等"和"民主"的愿景,也带来了"科技与艺术结合"、"视觉文化"不断更新的时代,增强了文化传播的广泛性、新奇性、有效性。电影电视(特别是电影)以"拼装"的形式将诸多的传统艺术糅合在一起,以"非逻辑"的剪辑、拼贴的形式完成了从心理上上对固定物理时空的自由支配和穿越,增强了"视觉文化"的魅力。更为重要的是,电影实现了人类"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的协调,"现实原则"和"自由梦想"的结合,"美的形式"和"爱的情感"的融汇,最大程度上推动了人类自由全面的发展。影视文化在今天将继续肩负"爱"与"美"的人格培养,"全球伦理"的塑造,它们关系着人类的未来是团结、协作、友爱、和平,还是矛盾、对抗、敌视、战争,是走向光明的前景还是走向黑暗的末日的至关重要的问题。

审美人格塑造 爱与美的教育 全球伦理 影视文化

王小平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文学与艺术研究所

国内会议

当代美育、艺术教育的观念与实践国际学术会议

北京

中文

590-625

2018-11-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