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生的艺术操守与娱乐化的审美矫正
艺术与人生的关系一直是文艺理论史上的重要话题,"为人生"与"为艺术"之争更是几度交锋,如何实现二者之间"和而不同"式的互助双赢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反思与总结的。当代大众文化的诸种艺术呈现中的喜剧性审美出现了普遍性、蔓延性的精神偏差,娱乐化过度、"三俗"作品猖獗等"伪喜剧"现象甚嚣尘上。此种文艺乱象从内部分析则主因是将"艺术与人生"关系剥离、淡化、错位甚至倒置,将"为人生"庸俗化、低俗化甚至恶俗化。低俗不是通俗,欲望不代表希望,单纯感官娱乐不等于精神快乐。对于大众文化生产的段子化、杂耍化、拼贴化、感官化以及"养眼"与"愚乐"式审美噱头横飞等时疫,坚守喜剧精神、焕发喜剧美学所蕴含的批判精神、智性清透和通俗智慧至关重要。鉴于当前的审美乱象和文化迷失,亟需将兼具中华传统美学特色与现代美学精神的"人生论美学"发扬光大,以此为核心实现新世纪的美学自觉与文化自觉,以切实的"审美介入"矫正文化时弊,并推动重建文艺的"公共性"与审美伦理。
为人生 艺术操守 娱乐化 审美矫正 大众文化 人生论美学
傅守祥
温州大学人文学院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70-177
2018-11-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