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东北冷家溪群沉积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冷家溪群是江南造山带湖南段的最早物质纪录,其沉积构造背景及相关的钦杭结合带位置尚存争议。本文对湘东北金井地区冷家溪群砂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研究,以此探讨沉积期盆地性质及大地构造格局。金井地区冷家溪群砂岩的主量元素组成变化较大,SiO2含量总体较低、Al2O3含量和Al2O3/SiO2比值较高、K2O/Na2O比值高且变化大。轻稀土富集、重稀土平坦、铕负异常明显等特征暨球粒陨石标准化曲线形态与典型的后太古宙页岩和上陆壳相似。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反映沉积环境为弧后盆地,且早期易家桥组和潘家冲组的成熟度较高,主要来源于北邻构造相对稳定的扬子陆块南缘;晚期雷神庙组-黄浒洞组的成熟度较低,可能更多来源于南邻构造相对活动的大陆岛弧。各组地层构造环境微量元素判别图解均显示为大陆岛弧环境,但从微量元素特征对母岩的继承性分析,仍反映出弧后盆地环境;有关微量元素参数的相对大小指示早期沉积环境为活动陆缘、晚期沉积环境为大陆岛弧,与主量元素特征反映的信息一致。根据上述地球化学证据,提出冷家溪期构造格局与演化过程:早期受古华南洋板块向北西低角度俯冲影响,弧后软流圈上涌导致岩石圈伸展而形成宽阔的弧后盆地,金井地区处于盆地北部而接受北邻扬子陆块来源沉积;晚期古华南洋板块俯冲角度变陡并推动大陆岛弧向北西运移,弧后盆地收缩,金井地区因构造迁移而接受南邻大陆岛弧来源沉积。结合区域资料,认为弧后盆地南邻大陆岛弧位于川口(安仁)—双牌断裂和郴州—临武断裂之间。
冷家溪群 地球化学特征 弧后盆地 构造迁移 湘东北
柏道远 姜文 李彬 李银敏 蒋启生 钟响
湖南省地质调查院,湖南长沙,410016
国内会议
长沙
中文
39-52
2018-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