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剂量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肺鳞癌的临床观察
背景:由于缺乏有效的靶向药物,化疗仍是晚期肺鳞癌(lung squamous cell carcinoma,LSCC)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已有研究表明,抗血管生成小分子靶向药阿帕替尼(apatinib)在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中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在本研究中,我们评估了低剂量(125mg或250mg,QD,口服)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肺鳞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5月-2017年7月期间8例经低剂量阿帕替尼单药治疗(1例)或联合其他抗肿瘤措施治疗(即支气管动脉栓塞(bronchial artery embolization,BAE)、化疗、放疗、手术)(7例)的晚期肺鳞癌患者的病例资料.采用RECIST标准评估疗效,并用NCI CTC标准对不良反应(AEs)进行分级.结果:疗效评估为1例SD和7例PR,客观缓解率及疾病控制率分别为87.5%(7/8)和(100%)(8/8).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197天(95%CI,122-227天),中位总生存期(OS)为252天(95%CI,161-432天).单药治疗的患者PFS和OS分别为93天,而其余7例联合治疗患者的中位数PFS和中位OS分别为212天(95%CI,132-229天)和274天(95%CI,182-366天).3级或4级AEs患者包括:咯血2例,粒细胞减少1例,疲劳1例.结论:低剂量阿替替尼联合BAE、化疗、放疗或手术治疗晚期肺鳞癌患者有效性和耐受性良好.单独使用阿帕替尼治疗的LSCC患者应考虑大咯血的风险.支气管动脉栓塞、放疗或手术等局部治疗可能对阿帕替尼相关性大咯血的防治有一定作用.以上结论仍需大样本前瞻性研究进一步评估.
抗血管生成 阿帕替尼 非小细胞肺癌 肺鳞癌 靶向治疗
贾钰铭 李婷 汪善兵 雷开键 谭榜宪 邱丽华 朱军 胡明宗
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 宜宾644000 川北医学院 南充637000
国内会议
成都
中文
289-296
2018-08-0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