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食物常足与汉代江南的火耕水耨

  武帝元鼎二年诏书强调江南火耕水耨,而令山东饥民"得流就食江淮间",同时从巴蜀运送粮食至江南,而不是直接运粮至山东赈济饥民。目的是利用火耕水耨地区丰富的野生资源,解决灾民迫切的生存需求。江南食物充足、不愁冻饿,抑制了当地民众务农的积极性,是火耕水耨在这里长期存在的主要原因。考虑到火耕水耨的生态环境背景,中国古人对火耕水耨的解释中,张守节的说法应该最接近汉代文献中火耕水耨的实际情况。

火耕水耨 生态环境 食物常足

王勇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

国内会议

“一带一路”与农业文明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农业历史学会年会(2018)

昆明

中文

375-384

2018-07-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