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中国驴子的历史与文化

  西汉时期,驴子沿着丝绸之路从中亚进入陕西传播到全国各地。其传播路线大有沿两条:一条是陕西-四川-云贵的西南路线;另一条是由中原向南方传播的路线,即陕西-华北平原-长江流域-南方地区。南北朝时,驴子在华北和江南地区基本普及。唐代,驴子传到了云贵地区。宋代,驴子进入东北地区。至清代,驴子在中国的传播以及本土化历程基本完成。目前,中国驴主要集中于黄河中下游地区、新疆以及河西走廊。驴子能骑乘,还能拉车曳磨,用途广泛,而且耐粗饲,抗病能力强,深受人们喜爱。在长期的饲养过程中,人们在驴子良种鉴定、饲养繁育、疾病诊治等方面积累了一系列技术经验,并根据驴子的生物特性,赋予其独有的文化寓意。

驴子 畜种传播 饲养管理 畜牧兽医史

郭建新 惠富平 朱宏斌

南京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国内会议

“一带一路”与农业文明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农业历史学会年会(2018)

昆明

中文

437-447

2018-07-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