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嫁接技术:起源、发展、传播路径
嫁接技术是历史时期果木生产、园艺栽培、植物育种、园林造景中一种重要的农业技术,它的产生是历史时期社会生产发展、农业生产内部分工、金属工具使用的共同结果。嫁接技术的发展经历了萌芽、发展、成熟、再发展四个阶段,同时遵循由西向东、由北向南的传播路径扩散到全国。嫁接技术的风险性决定了它的适用范围是一些易普及、高产出、高回报的生产单位,这是历史时期嫁接技术使用中木本嫁接多于草本嫁接的主要原因。嫁接技术的产生具有明显的"国营"性质,它的后续发展也明显的受到社会上层人士喜好的影响,这种情况在它得到普遍推广以后仍有所体现,这对今天我国科技发展战略的制定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嫁接技术 起源 发展 传播路径
张凤岐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文明研究院 南京210095
国内会议
“一带一路”与农业文明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农业历史学会年会(2018)
昆明
中文
447-453
2018-07-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