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禁毒预防教育"社团化"运作--中学校园禁毒文化营造服务模式探析
国家禁毒委员会在《2016年中国毒品形势报告》中的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新发现35岁以下吸毒人员占新发现吸毒人员总数比例同比下降2.6%,新发现35岁以下吸毒人员同比下降19%,查获35岁以下青少年吸毒人数同比下降4.1%.在《全国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规划(2016-2018)》实施的第一年,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成效初显.目前我国的青少年毒品形势依旧严峻,吸毒人员低龄化特征突出,已经引起了国家与社会各方的高度重视,而最近几年处理过的青少年涉毒案件中,最小涉毒青少年仅8岁.因此构建完善的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工作体系,依然是校园禁毒预防宣传工作的重点,本文提出的校园禁毒社团运行模式,以校园社团的形式培育校园青少年禁毒服务力量的同时,也以社团为载体,向校园内的学生实现禁毒宣传有深度、有广度的全覆盖,鼓励社团成员在日常生活中传播反毒理念,影响周边的人,从而在校园内营造全方位的禁毒文化.
严峻 低龄化 体系 社团化 载体 禁毒文化
黄瑞斌
深圳经济特区社工学院
国内会议
2018年全国药物滥用防治研讨会暨中国药物滥用防治协会第十七届学术会议
广州
中文
151-155
2018-05-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