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摩擦摆隔震-悬挂复合结构体系的减震效果分析

  为解决采空区范围内建筑沉陷变形和结构抗震差的问题,提出了摩擦摆隔震-悬挂复合结构体系。依据拉格朗日方程得出了体系的运动方程,并采用MATLAB语言编制了龙格-库塔法(Runge-Kutta)的求解程序。以一幢5层的摩擦摆-隔震悬挂复合结构体系为例探讨了其减震效果。结果表明:在计算摩擦摆隔震-悬挂复合结构体系的地震动力反应时必须考虑接触面滞滑效应的影响,滞滑效应会降低体系的减震效果;除顶层的鞭梢效应外,一般楼层层间位移减震效果可达70%~80%;楼层加速度减震效果显著,第4~5层的加速度减震效果均达到约90%,而且不受所输入地震波特性的影响;摩擦系数、楼层阻尼器阻尼系数对减震效果有明显的影响,而吊杆长度、滑道半径对减震效果的影响较小。

悬挂结构 摩擦摆隔震 鞭梢效应 摩擦系数 滞滑状态 最大层间位移 楼层加速度

韩流涛 葛楠 苏幼坡 富腾

华北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河北唐山063210;华北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河北唐山063210 华北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河北唐山063210;河北省地震工程研究中心,河北唐山063210 华北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河北唐山063210

国内会议

建筑结构学报四十周年纪念暨建筑结构基础理论与创新实践论坛

重庆

中文

60-70

2018-12-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