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农村合作组织何以走向失败-基于G镇奶牛合作社的分析

  农村合作组织作为国家重点培育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其健康发展对于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讨论一项旨在促进奶农和合作社负责人互惠的组织制度为什么最后造成奶农无利可图,纷纷退出合作社;合作社负责人利益受损,负债累累。通过借鉴新制度主义的理论视角,指出组织制度不仅受到政府和企业的影响,而且受到组织内部成员不同认知及行动逻辑的影响。市场独特的制度逻辑通过激励机制的影响使得合作社负责人转换了角色,为了谋取更大的利益,加大了资产专用性的投资,形成了对乳企的依赖,在后期市场环境变化的情况下,乳企的压价以及不合理的要求,使得合作社负责人负债累累。另一方面,在合作社内部,合作社负责人并没有按着互惠原则行事,反而利用信息不对称不断向奶农攫取利润,奶农的认知逻辑更加剧了这一行为的产生,随着奶价行情走低加上合作社负责人的攫取行为,奶农最后无利可图,纷纷退出了合作社。为进一步反思如何实现当前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经营方式的现代化提供经验与教训。

合作组织 制度失败 资产专用性 乡村振兴

马玉龙

吉林大学社会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国内会议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学术季第五届研究生论坛

北京

中文

193-200

2018-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