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曲的明体之学及其心学定位
明清之际,李顒以其"明体适用"之体用全学崛起于关中,成为"清初三大儒"之一。可是二曲身后的学术影响远不及生前,与他"清初三大儒"的在世地位极不相称;而后来学界有限的研究成果之中,却又对其哲学思想的性质与学派归属聚讼不已,这两个现象都是颇耐人寻味的。如果暂且撇开其适用之学不论,集中聚焦于二曲"潜体密验"的明体之学,诸如"虚明寂定"的灵明论、"无善无恶"的天机论以及"无念之念"的意念关系论等,可以断定二曲心性论基本上是围绕阳明"无善无恶为心之体"这一中心命题而展开的,非常强调心体灵原的自然流露、不假强求,实乃王门左派之余韵。回顾二曲心性论之本来面目及其影响之消长,不仅有助于学界更清晰地审视明末清初关学与阳明后学的分化流变,亦可从中更微观地管窥清初儒学由虚玄转而徵实的范式移易。
李二曲 明体适用 悔过自新说 意念之辩 关学
孙邦金
温州大学
国内会议
“心学的系谱、精髓和角色”学术研讨会暨中华孔子学会2018年年会
北京
中文
530-544
2018-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