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的心学观念及其特质
庄子心学观念的内涵与特质有三:第一,"自事其心"呈现出的是"个体化心灵"之挺立,也即生命主体的自觉体认,彰显着个体生命的独立价值与自由本性;第二,通过"心"与"道"之间的联结,庄子营构出了具有"独""虚""通""真""和"等特征的"常心",此即所谓"本体化心灵";第三,庄子将生存的各种现实因素纳入"整体性生存境域"进行考察,并以"心"为环中而提出了忘形、真知、无情、一志、游世、乘物等"游心"论题,此即所谓"心灵化生存"。总之,在庄子哲学中,"心"须朝向自由之天道、面对无奈之天命,在生死、是非等重大生活问题面前安然、适然,并在内在境域之中蕴蓄自然之情感、凝定泰然之神志,才能在外在境域之中应物与游世,建立适然的存在态度、开辟逍遥的存在方式。
庄子 心 自事其心 常心 游心
王玉彬
山西大学
国内会议
“心学的系谱、精髓和角色”学术研讨会暨中华孔子学会2018年年会
北京
中文
651-659
2018-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