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白虎通义》中的"心"
佛教思想盛行于中国之前,"心"作为连接人与天、内与外、有形与无形等方面的重要思想资源,已经有其独特风貌。就汉代重要经学文本《白虎通义》而言,其对"心"的分析不限于物质性器官,而是重点讨论了其作为沟通天人的基础具有强烈的抽象意味,突出了"心"作为表达人内在性命基础,在伦理各层面展现出具体的道德倾向。在现实经验层面上,强调了对"心"的教化引导,特别重点阐释了"专一系心"的实践方式。这些讨论尽管比较简略,但已初具后世佛教、道教乃至宋明理学中对于心性论阐释的几个基本层面,故汉代儒家对于"心"的讨论也可略见其端倪。
汉代 《白虎通义》 心 道德
肖航
武汉大学
国内会议
“心学的系谱、精髓和角色”学术研讨会暨中华孔子学会2018年年会
北京
中文
688-698
2018-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