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欲仕不义之主新探
在《论语·阳货》中,面对叛臣公山弗扰和佛肸的召用,孔子欲仕不义之主的念头非常明显。在孔子的政治思想中存在理想的政治境况和接受的政治境况。孔子理想的政治境况是有德之君举贤任能,孔子接受的政治境况是不贤之主用贤治国。前者的典型是舜帝"无为而治",举贤任能。后者的典型是卫灵公为无道之君,然用贤国治。孔子所处的时代,不存在有德之君,他只能理解现实政治,接受现实的政治境况,选择仕不义之主。在孔子的政治思想中,社会得到善治是君主和臣下配合的结果,臣下的努力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君主的不贤。
孔子 出仕 不义之主 理想的政治境况 接受的政治境况
郑济洲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
国内会议
“心学的系谱、精髓和角色”学术研讨会暨中华孔子学会2018年年会
北京
中文
906-917
2018-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