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周期蛋白D1基因多态性与湖北汉人大肠癌的关系
目的:研究细胞周期蛋白 D1(Cyclin D1)不同基因型与大肠癌易感性及与大肠癌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的125例散发大肠癌患者,其中男70例,女55例,平均年龄(52.5±12.6)岁.癌肿位于近侧结肠(盲肠、升结肠及横结肠)52例,远侧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及直肠)73例;Dukes分期:A期35例,B期42例,C期48例;高分化腺癌38例,中分化腺癌41例,低分化腺癌46例.对照组来自我院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其中男68例,女50例,平均年龄(50.3±14.7)岁.全部研究对象均为无血缘关系的湖北汉族人,所有大肠癌患者在采集标本前未经放化疗处理.采用聚合酶链反应一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125例大肠癌与118例健康对照者Cyclin D1基因第870位核苷酸A/G(A870G)的多态性.结果:两组Cyclin D1基因型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G及GG基因型携带者之和相比,AA基因型携带者患大肠癌的相对风险度(OR)为2.41,95%可信区间为(1.39,4.17).同样,将A等位基因视为暴露因素,其使个体患大肠癌的OR为2.04.表明Cyclin D1 A/G多态性与大肠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具有AA基因型的个体患大肠癌的危险性增加了 1.41倍,而具有A等位基因的个体患大肠癌的危险性增加了 1.04倍.根据不同的临床特征分析,AA基因型频率在不同年龄或不同性别的结肠癌患者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远侧结肠癌[OR=2.58,95%CI(1.22,5.45),P=0.012]、低分化[OR=2.24,95%CI(1.07,4.70),P=0.031]和Duckes C 期[OR=2.25,95%CI(1.08,4.69),P=0.029]患者中明显升高.结论:Cyclin D1AA基因型在大肠癌患者中高表达,不仅提示患大肠癌的风险明显升高,且预示患者的不良预后及低生存率,为后期大肠癌的预防、治疗及预后提供了可靠的辅助性指标.
大肠癌 细胞周期蛋白D1 基因多态性 遗传易感性
方向明 郑永芳
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普仁医院消化内科
国内会议
武汉
中文
201-206
2018-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