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资产配置与企业财务风险:"未雨绸缪"还是"舍本逐末"
基于我国企业金融化趋势和实体经济"脱实向虚"可能带来系统性重大风险的背景,选择2007-2016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研究了金融资产配置总额、期限、增速与企业财务风险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从总体上看,金融资产配置金额越大,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越严重;具体地,持有短期金融资产能够降低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表现出"蓄水池效应",是"未雨绸缪"的活动,而持有长期金融资产挤出了主业投资资金,表现出"挤出效应",提升了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是"舍本逐末"的行为,这说明金融资产配置提升企业财务风险主要来自于持有长期金融资产;然而,没有证据表明金融资产配置增速会提升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越严重、越是紧缩的货币政策环境以及属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则金融资产配置越是提升了企业财务风险。研究结论为我国企业和政府部门在金融化趋势下,理性认识金融资产配置,合理区分不同金融资产配置方式所带来的"蓄水池效应"和"挤出效应",充分发挥金融化带来的积极效果,抑制"脱实向虚"可能带来的财务风险提供必要的经验证据。
金融资产 财务风险 金融化 脱实向虚 融资约束
黄贤环 吴秋生
山西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山西太原 030006
国内会议
郑州
中文
1-22
2018-06-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