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黄帝一统观的农耕渊源

  黄帝是早期传说中的人物,因为传说中他具有统一的业绩,所以被誉为是中华始祖,历史的起点。在先秦时期的争霸过程中,因为天下不宁,需要统一才能避免战乱,诸子百家找到黄帝,并誉为统一的象征,于是被秦汉时期的思想家们视为统一的源头。一统的格局的形成,是由于中国历史上没有形成具有统辖世俗生活的基督教,来决定皇权的归属,于是在丛林法则下获得的皇权存在无休止的争斗中,同时存在强烈的轮流坐庄的意愿,期望重新洗牌,最后思想家们达成了这样的共识:与其让没有法律归属下的皇权处于不断的争斗中,倒不如形成一个一统的社会格局,并让其一直持续下去,类似于日本的天皇万世延续。其背后的原因是,由于中华民族的农耕特征,其社会构成并不像西欧文化渊源于游牧文化,其草食性或者素食特点决定了群体式生活模式,生存空间里没有明确的群己边界,不允许形成割据,因为割据的形成必定会导致内战,互相攻击,避免内战的结果是一统,统一成为这个民族发展的主旋律,而一统的格局中王权类似于草食群体的头马与头羊。

黄帝 一统观 农耕渊源

徐旺生

中国农业博物馆研究部,北京,100026

国内会议

第九届中华农圣文化国际研讨会

山东寿光

中文

195-198

2018-04-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