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人与自然的博弈共生:怒江傈僳族溜索研究

  在21世纪以前,溜索是怒江地区傈僳族人过江的重要交通工具,傈僳族人创造性地发明了溜索来征服天堑怒江。溜索见证了怒江地区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发展与变迁,是宝贵的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溜索过江的方式逐渐被桥梁所代替,溜索技艺和文化面临被遗弃和遗忘的境地。本文在进行了全面调研、材质实验及史料梳理工作的基础上,以怒江地区傈僳族渡江交通工具溜索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怒江傈僳族溜索的产生背景、演变及其制作工艺,并通过材料力学实验的方式对竹篾、竹藤篾及钢缆材质的溜索溜绳进行了破断拉力及抗拉强度的实验,挖掘出早期傈僳族人在溜索制作过程中的科学性及安全性,以促进对溜索这一闪烁着少数民族智慧的濒危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记忆留存和保护。

怒江 傈僳族 溜索 材质 文化遗产

王羽坚 诸锡斌

南京农业大学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95 云南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所,云南昆明,650000

国内会议

2020年广东省研究生学术论坛民族学分论坛

广州

中文

212-227

2020-09-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