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汶川地震"灾难移民的情绪表达与文化适应:以邛崃南宝山木梯村为例

  情感人类学在20世纪70年代成为人类学研究的重要分支,情绪作为文化的产物,兼具着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移民在文化适应中通过情绪表达所展现的文化逻辑为我们理解灾难与灾难性移民提供了一个视角.5.12汶川大地震距今已十余年,受灾地区灾后重建的工作也早已结束,相对于物质生活的重建,情感与内心世界的创伤则需要更长的时间来修复.位于邛崃的木梯村是地震后从汶川整体移民至此的羌族村落,在灾后的十余年间,气候和生计方式的改变、民族之间的互动与磨合均左右着村民的情绪.本文通过回访木梯村在地震前后与移民前后不同阶段的村民情绪感知,探讨了灾难对人类情感所带来的创伤,以及人们在面对一个新的环境时,是如何通过情绪来感知异文化的.

地震 木梯村 记忆 情绪 文化适应

冯钰伟

国内会议

2020年广东省研究生学术论坛民族学分论坛

广州

中文

427-432

2020-09-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