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乡村旅游、精准扶贫、遗产保护语境下的乡村发展--以大理萂村为例

  "乡村旅游""精准扶贫""遗产保护"成为近年来探讨乡村保护与发展议题的关键词。本文选取大理市宾川县的茄村为个案,茄村的保护与发展,是"乡村旅游""精准扶贫""遗产保护"三重语境的共同发声。"乡村旅游""精准扶贫""遗产保护"是可以助力茄村发展的有效元素,但在具体的萂村实践中,出现以下两个问题。一是"乡村旅游""精准扶贫""遗产保护"的在地化问题,具体表现为地方对话语的领悟执行力,以及与地方环境对接的能力问题。二是三重语境有各自的权力发声主体,之间缺少沟通与协商,以致各自为政。三重语境问题勾勒出萂村新一轮的发展问题,促成民众的争议与热议。不同群体以不同形式的发声渠道,参与乡村发展的 自觉实践,这是乡村权力洗牌、重组、重新确立的过程,也是由乡村发展问题带动的乡村能动参与过程。三重语境都是实现乡村内生发展的有效途径。

乡村旅游 精准扶贫 遗产保护 乡村发展

李陶红 刘晓艳

云南民族大学 大理大学民族文化研究院

国内会议

中国民族学人类学博士后论坛

昆明

中文

137-156

2018-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