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绍兴福康医院社会服务事业略论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门户开放",基督自西方来.近代基督教在华的各项事业中,医疗传教一直是其一大内容.入华的各基督差会基于其传教目的,也出于彼时中国医疗卫生事业落后、人民对卫生的薄弱意识,往往在传统"疗身"的医疗工作之外进行额外的医疗服务,中国医疗社会服务工作的专业化最早开始于1921年的北京协和医院.绍兴福康医院作为西医入华的一个地方典型,就在医院尚处于襁褓中的1909年,院长高福林等人便意识到社会服务的重要性,在1909年医院报告中,就用不少笔墨去阐述为什么要以一种长期计划的方式去努力建立起一个结核病患者疗养院、一个麻风病人之家以及一个护士之家.1915年,医院正式将"社会服务"当成医院的一个重要工作来进行——"如果仅仅收治那些上门求助的人,也会被认为是没有最好地尽到社会责任.对于所有医院来说都是这样,我们必须治疗,但预防更为重要.我们必须通过榜样、口口相传、宣传短文和海报,以及公益讲座等种种途径,来向公众不遗余力地宣传疾病早期防治知识,来最小化其危害"①.此后医院开始在医疗宣道工作当中加入世俗化的社会服务,这便是福康医院早期社会服务的滥觞.1928年,福康医院完成管理层变动,正式归于浙沪浸礼会管理,原先医院的管理方美北浸礼会差会则继续在财政支持、人员派遣维护、以及会董管理方面进行管理,因而医院构架得以重组,1929年福康医院第八次董事部会议在浙沪浸会总干事鲍哲庆的指导下正式完成医院的改组,其中明确了宗教主任的职责为:院中礼拜、探望病人、院内传道、诊室请道.医院的社会服务工作进入新阶段,社会服务有所扩大.全面抗战期间医院继续营业,成为绍兴地区唯一一家正常营业的西式医院,但受阻于战争局势,医院的社会服务陷入停滞.到抗日战争结束后,医院正式成立宗教社会服务部,基于以往的经验,进一步扩大了社会服务.

基督教 福康医院 社会服务

游杰

杭州师范大学历史系

国内会议

第十四届浙江省历史学研究生论坛

浙江宁波

中文

265-279

2017-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