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热错杂证"遣方用药配伍规律

"寒热错杂证"作为一大类临床证候,广泛证见于温病及伤寒有关病证之中,其遣方用药配伍具有规律可循,其治疗功效、适应病证不拘于温病或伤寒,有是证则用是方。考稽古今多部著作及其他相关文献,认为《伤寒论》115方中涉及寒热并用的方剂共计32首,确定其中寒热错杂证型表现突出者主要有13首,涉及中药33味。运用数理统计学的方法,通过古今剂量折算,对寒热错杂证型表现突出方剂药物使用频次、药物四气属性、药物五味属性、药物归经、药物剂量等进行分析,探讨其配伍特点,力求阐明寒热错杂证的一般用药规律。此类方剂主要应用干姜、桂枝、麻黄、黄芩、黄连、石膏、人参、炙甘草、大枣等具有温阳、散寒、清热、和补之功之药物,佐以理气、化湿、散结,注重寒热药物并用,苦辛甘味配伍,使寒散热泄,阴阳平秘,气机疏畅,正复邪去,从而达到寒热互结、寒热格拒、各为寒热等寒热错杂之诸证自除的目的。
寒热错杂证 温病 伤寒 四气五味 归经 剂量
邵文雪
河南中医药大学 450046
国内会议
全国第十六次中医药防治感染性疾病学术会议、彭胜权教授从医从教60周年暨温病学教学研讨会
广州
中文
85-91
2018-11-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