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显微组织对EH420级船舶用止裂钢低温冲击韧性的影响

  利用实验室超快速冷却(UFC)设备,通过控轧控冷(TMCP)技术,在压下率仅为0.71的条件下,成功试轧出厚度为44mm的EH420级别船舶用止裂钢.采用室温拉伸、光学组织分析、M/A岛观察、扫描电镜断口形貌分析、EBSD等方法,对EH420船舶用止裂钢的显微组织和低温冲击韧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实验中,试轧出以针状铁素体(AF)、准多边形铁素体(PF)、少量粒状贝氏体(GB)和细小弥散分布的马奥岛(M/A)为主的钢板具有十分优异的低温冲击韧性(上平台功340J,韧脆转变温度在-90℃左右,此时其依然拥有高达175J的冲击功).试轧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合金成分体系下,由于终轧温度和返红温度的差别,两种方案下钢板不同位置处的显微组织、有效晶粒尺寸、大角度晶界比例及M/A岛的形态、尺寸、分布明显不同,同种方案下钢板不同位置处的显微组织差别则不是很大.钢板显微组织中占主导地位的AF和细小弥散分布的近圆形的M/A岛是影响低温冲击韧性的主要因素.在低温冲击过程中,彼此咬合、互相交错分布AF在冲击过程中发生剧烈的塑性变形,在低温条件下依旧能吸收大量的冲击功,同时细小弥散的M/A岛则避免了裂纹源的大量形成.

显微组织 针状铁素体 M/A岛 低温冲击韧性

王红涛 田勇 叶其斌 王昭东 王国栋

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辽宁沈阳110819

国内会议

第二届河钢东大国际学术年会

石家庄

中文

276-283

2018-08-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