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乌鲁木齐矿区冲击地压危险性评价方法研究

  为对乌鲁木齐矿区急倾斜特厚煤层冲击地压危险性进行评价,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指数法对各项因素进行了重新划分,使其适用于急倾斜煤层,并通过层次分析法对各项因素的权重进行确定。研究结果表明:①急倾斜煤岩体物理力学性质及急倾斜煤层结构特征使得软弱煤层夹持于坚硬的顶底板,更易在水平构造应力及自重应力作用下储存大量的弹性能;②矿区周边地质条件的逆冲断层及褶皱构造是乌鲁木齐矿区浅源冲击地压的根本因素;③结合乌鲁木齐矿区冲击地压显现特征,通过引入应力差异系数对"开采深度"进行调整、引入动力系统尺度半径对"坚硬岩层距煤层距离"进行调整、分析近年微震事件发生位置、对"坚硬岩层厚度"进行调整、分析乌鲁木齐矿区各矿微震事件及水平构造应力新增"距八道湾向斜煤层走向逆转区距离"、数值模拟分析了残留煤柱与工作面距离-应力关系新增"覆层残留煤柱水平距离",修正综合指数评价法内5项地质因素指标,建立急倾斜特厚煤层冲击地压危险性评价模型;④根据相应的微震监测数据,验证了该评价方法的准确性及合理性。表明该方法适用于乌鲁木齐矿区内的冲击危险性评价,为相似地质类型矿井冲击地压危险性评价提供参考。

乌鲁木齐矿区 冲击地压 综合指数法 层次分析法

陈建强 闫瑞兵 刘昆轮

神华新疆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新疆乌鲁木齐 830027

国内会议

2018年全国煤矿动力灾害防治学术研讨会

陕西咸阳

中文

22-29

2018-08-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