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针刀医学对慢性虚损性疼痛的治疗实践与思考

  针对临床上慢性虚损性疼痛类疾病的针刀医学诊断与治疗进行临床实践探索与总结,并进行相应理论探讨。认为慢性虚损性软组织疼痛的根本病因是软组织动态平衡调节能力下降而致的动态平衡失调,其基本病理因素是挛缩、堵塞、粘连和瘢痕,但以挛缩和堵塞更为主要。中医理论认为本类疾病是"劳伤"或"虚劳"、"虚痹"的范畴,属于气血不足,经络空虚,"不容则痛"。但是这类疾病并非是过度劳累所致,而是由于缺乏必要的体力劳作而导致的人体组织机能下降,软组织动态平衡调节能力低下引起的软组织动态平衡失调。提出慢性虚损性疼痛的诊断标准:临床表现具有疼痛隐匿、部位广泛、屡治不效,缠绵难愈,伴随情绪化倾向等特点;查体可见肌张力不足,肌肉弹性下降,压痛点模糊等特点;影像学可见肌肉容积下降、肌肉纤维组织萎缩等相关表现。在临床中采取"中药调补、针刀通调,康复锻炼"三步循环治疗法,可以取得较为理想的临床疗效。

针刀医学 慢性疼痛 虚损性疼痛

赵龙辉

河北省衡水市第五人民医院中医疼痛科,衡水市胜利西路1638号,053000

国内会议

中华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分会2018学术年会

乌鲁木齐

中文

113-116

2018-07-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