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品》小雅诗派内涵与兴、隐、深范畴的再阐释
锺嵘评阮籍"源出小雅"历来有争议,"小雅"诗派也是《诗品》的一个特殊现象。辨明"源出"指诗体,"体"即诗篇整体之艺术形相,发现阮籍与《小雅》诗人同具观察者、思索者气质,其咏怀诗的情感形相和情感逻辑,近《小雅》而远《离骚》。此外,阮诗风格还可用深、旷概括。而锺嵘对阮籍的评论与对"兴"的表述极为相似,亦值得注意。若从言意关系看锺嵘论赋比兴,能获致不同以往的理解。刘勰的"比显兴隐",又揭示出兴与隐的某种联系。综而论之,兴、隐、深三个范畴彼此关联又各有侧重。最具意味的是,阮籍将兴、隐发挥到某种极致——思想者气质与"兴"相互作用、形成合力,造就了诗歌世界中最有效的哲学表达,诗人也由此获得自我的真实面对。
比兴 隐秀 风格 言意
叶黛莹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国内会议
2018年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理事会年会暨“中国文论的价值重估、原创推动与阐释深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福州
中文
236-253
2018-04-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