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从审美形式角度重读萨特的"介入文学"理论

  萨特的"介入文学"理论并非只有政治的维度,介入文学并不排除审美形式上的精雕细琢。萨特用"存在的密度"作为介入文学的评判标准,超越了纠葛不清的"形式"和"内容"的二分法。他认为介入文学的最高理想是对整体性的追求,介入就处在永恒的整体化进程之中。这些都是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为"介入文学"带来的独特洞见。

介入 《什么是文学?》 整体化 存在的密度

郑海婷

福建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福建福州,350025

国内会议

2018年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理事会年会暨“中国文论的价值重估、原创推动与阐释深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福州

中文

408-416

2018-04-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